A:关于外媒报道的这些事,也不单单在我们身上发生,在其他大企业身上也有,政客对于这方面的提议是非常多的,有可能是因为大家特别关心海康,所以当我们涉及到这方面问题的时候,大家会更加敏感。过去虽然也有报道,但没有落地,往未来去看,我们认为海康作为一家企业,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次在我们身上开战,问题也不仅仅是商业制裁,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淡定的。
人类社会走到这个阶段,各个国家的政府还是相对比较智慧的,虽然政客什么都能说,但本质上来讲还是寻求利益,所以没必要用一些极端手段导致两败俱伤。
媒体报道是有自己的方式,因为很多的政客和政治势力需要这样的话语来获得关注,来获得一些政治利益,这是现实存在的。可能大家也发现,在一些国家会有极端的语言,包括攻击中国公司的一些观点,这样做能够获得关注,这是当下我们在全球面临的一些现实的挑战,但是真正有智慧的政府会去衡量轻重,所以我们不用太顾虑这样的报道,谢谢。
Q:目前公司创新业务占比超过20%,请问在未来两年或更长时间,随着创新业务占比的提高,公司整体的毛利率趋势会向上走还是向下走?
A: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在40%以上都是合理的,从实际经营结果来看,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3%-45%的相对理想区间,像今年就是45%。公司对毛利率管理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响力,并不是说如果毛利率下行公司就无能为力,毛利率是公司整体业务竞争力的体现,是公司对包括产品成本管理在内各方面掌控的效果。
公司目前有8个创新业务,各有特点,像汽车电子因为是汽车产业链配套,毛利率不太高,随着它的业务体量的扩大,会影响创新业务整体的毛利率,这是收入结构的变化;像智慧存储,也是毛利率偏低的业务,但这都是各个赛道的正常特点,各项创新业务处于不同的赛道,需要接受赛道中的常规做法,我们作为个体企业看能不能做得更好一点,比常规更好,这可能就是我们要追求的。
创新业务公司体量都还不算太大,目前看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波动的影响没那么大,未来一到两年内都不需要对这种收入结构带来的毛利率很大的波动很担忧,更长远来看还要看宏观经济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目前无法确定。但对公司来讲,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当中,我们都努力去做得更好,谢谢。
Q:我们看到公司应收账款向上的趋势比较明显,请问是不是主要是因为PBG业务的影响,政府业务的账期是否有延长?
A: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应收账款的结构,有什么样的收入就会有什么样的应收,在我们所有业务当中萤石的现金流表现可能是最好的,因为它主要是To C的业务,一般现款现结;其它的To B、有账期的业务都会产生应收。以机器人为例,因为存在产品交付和项目验收,假设行业普遍可能需要8-9个月来完成1个项目的验收,我们可能做得好一点,5-6个月,即使是这样,都会产生几个月的应收账款,所以像机器人业务做大了、收入增加了,也意味着应收账款是增加的。这是正常的、因为规模增长带来的应收账款的增长。
政府业务的应收账款会有一些参差错落的变化,有的区域可能确实当前资金面比较紧张,可能更着急地去解决其它问题,应收账款就没有及时处理,这些情况作为个案是存在的,但是这么多年政府几乎没有发生完全违约、不付款的情况,只是说可能拖一下、晚一点,等到资金状况好一些还是会付的,所以不用太担忧,谢谢。
Q:请问其它To B业务,像机器人,跟原有业务相比账期是否会更长一些?
A:To B业务账期有长有短,不能一刀切地去说变化,账期是一个商务条件,像价格一样,价格高一点,账期可能就长一点,价格低一点,账期可能就紧一点,这些都要就个案而论。像SMBG的经销商业务,应收账款规则性可能强一点,对不同群体的客户的应收账款规则不太一样。
Q:请问公司是否有评估经济下行对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否有针对性的措施?
A: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对应当下的经济形式,在现实当中确实也是存在的,像房地产业务就首当其冲,大家可能也都看到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暴雷的话题。过去两年房地产的情况大家都清楚,我们在这方面开展业务已经是很谨慎的,应收账款放的比较少,收得比较紧。同时,如果确实有发生一些突发状况,公司也经营了这么多年,也遇到过各种各项的情况,如果遇到了,公司的销售、法务也都会提供支持,所以对于极端情况我们还是根据相关规则处理。此外,除了给跟我们做生意的公司账期之外,很多情况下我们要求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者比如老板个人要提供担保,因为公司是有限责任,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事先就会有一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