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物馆纵深防护体系设计(2)

admin 2023-11-28 10:00 新闻资讯

  采用视频融合系统采集博物馆室外高点视频监控摄像机的实时画面,通过视频拼接融合技术,将多个视频画面融合成为一个大画面,实现一个画面监控大范围图像。同时视频融合系统还可将馆外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画面融合,实现一画面视频巡查工作。

  3、第三层防护体系

  内周界防护作为第三层防护体系,主要包括对建筑物墙体的各种进出风口、门、窗等的防护,它即是整个防护体系的内周界也是防护区的外周界。在对它们进行物理防护的基础上,也应该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对进出风口采用主动红外栅栏或断线报警器;对门采用出入口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对窗户外侧采用主动红外报警探测器或室外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在窗户内侧采用玻璃破碎报警探测器或被动红外幕帘报警探测器进行防护。对个别防护区或禁区直接对外的窗户有条件的可在加装防盗栅栏的同时再贴防暴膜。对内周界的报警使用专用或兼顾的摄像机进行报警后的视频复合。

  4、第四层防护体系

  防护区通常意义上就是指展厅,其有两个特点,一是防护目标所在区域,二是公众频繁出入的区域。针对防护区的特殊情况,我们对防护区的报警设备按布防时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24小时布防的报警设备,另一类是闭馆后布防的报警设备。

  ⑴、闭馆后布防的报警设备:博物馆内部走廊通道内的空间报警探测器,可以是双鉴报警探测器或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展厅门由出入口控制设备和门磁报警器组成防护区的外部防线;展厅内部的空间报警探测器组成防护区内部防线,对防护区内部的空间报警要求要有两种以上技术手段,我们可以选择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和双鉴报警探测器对展厅内部进行交叉全覆盖。

  ⑵、24小时布防的报警设备:通往展厅的进出风口内设置的报警器,展柜内部的报警器或针对特定防护目标的专用报警器。在风口等部位可设置主动红外栅栏或断线报警器,在展柜内部可设置被动红外幕帘报警探测器、玻璃破碎报警探测器和震动报警探测器,特定的专用报警器可以是重量报警探测器、画幅专用压力报警探测器等。同时由在展厅开放时段的展厅保卫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无线紧急报警器组成另一道防线,一旦他们发现可疑情况会立刻触发无线紧急报警器通过无线信道提示安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采取行动而不惊动犯罪分子。

  防护区内部摄像机主要完成展厅宏观观察和主要出入口的24小时监控,对每个出入口由专门的固定摄像机负责,在展厅内设置网络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配合网络高速红外智能球机完成对展厅的全覆盖。

  由以上两类报警设备结合防护区内外的摄像机组成了防护区的局部纵深防护体系。

  5、第五层防护体系

  禁区是只有特定的人员才可以出入的区域,对于非特定人员是禁止入内的,主要是指藏品库房和安防监控中心。

  ⑴藏品库房和展厅设置在不同的建筑内或不同的楼层,并通过专用通道与展厅和外部沟通,应遵循局部纵深防护体系的层次进行设计,并着重加强对内周界、通道和出入口的防护。

  藏品库区的通道门及库房门应设置出入双向读卡出入口控制设备;对藏品库区的总库门应采用生物识别设备控制进出人员,如掌型识别、指静脉识别或人脸识别设备,同时出入口设置固定摄像机进行全实时联动录像。

  藏品库房内应设置入侵报警探测器、视频安防监控摄像机和声音复合装置。库房内部设置空间报警探测器外在其与外界相临的六面墙体上应设置震动报警探测器,以防止犯罪分子通过凿墙进入。

  ⑵安防监控中心/安防专用设备间是安全防范系统的核心,应设置为禁区。为了保障安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人员和设备都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为此,安防监控中心须满足下列要求:

  配备防入侵设施和专用防护器械,与当地公安机关应有专用无线和有线两种报警通讯设备。

  安防监控中心窗户应安装防弹玻璃和金属栅栏进行防护,出入门应设置两道安全防盗门,两门之间的通道距离不小于2米,应对安防监控中心门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门口应设置可视对讲及固定摄像机进行全实时监控。

  建立封闭式值班。安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上岗后,无特殊情况不离开安防监控中心,不给入侵者对值班人员采取隐蔽突袭的机会,这就要求安防监控中心的设施要完善。如:设置休息室、卫生间和必要的生活设施等。

上一篇:车用图像传感器参数小议——动态范围
下一篇:新版安防国家标准GB/T 28181-2022将于7月正式实施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359400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