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 | 探寻大安全产业新质生产力(2)

admin 2024-12-18 10:01 新闻资讯

  泰科张宁:安防是过去二三十年发展最快速的行业之一。我们看到20年以前的安防设备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30年来,泰科的安防产品线从早期的入侵检测系统发展到了门禁控制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不同于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它的产品生命周期会相对比较长,但近几年根据技术的发展,我们不断的在网络安全方面做提升,同时把为特定客户去实现的功能变成我们产品的基础功能。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去做云端的部署,通过更轻量化的部署来帮助用户用最低的准入成本解决业务痛点。

  富瀚微冯晓光:富瀚微专注在视频和图像处理芯片领域20多年,公司最早从模拟高清的IP芯片起家,我们看到整个安防视频监控摄像头从早期的模拟高清发展到IP网络化阶段,从2016年开始,AI技术开始在安防落地应用,直到现在,AI依然是最大的技术驱动力,从基础的智能分析应用到图像处理和视频编解码,AI进一步提升了图像处理的效果。这两年大模型成为新的技术趋势,可以预测接下来两三年大模型将在边缘侧逐渐落地,使得AI分析在边缘侧应用更加智能化。另外一些驱动力可能来自于4G或一些应急的场景,比如当下比较热门的太阳能摄像头,传统摄像头主要以常电产品为主,当下的趋势是低功耗,对于芯片公司而言,我们的目标是如何从芯片层把功耗做到更低,去应对一些市场新兴的需求。

  耐实荆朝刚:从行业发展来看AI确实是热趋势。我们也从耐实的业务谈下我们当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驱动下的一些应用创新。比如我们去年中标兰州机场的安防智能化系统集成项目,这个项目中,我们实现了多达20多个子系统的集成,从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周界系统、货运站、即时地图、航班信息查询到卡口。突破点在于将所有的感知层面的系统集成到一个大控制平台上,实现了一屏多管,一屏全控。这个过程中,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处理,我们的系统能够实现把一个人在机场的全站动线轨迹在秒级呈现出来,这在以前并不太现实,但现在已能够很好的实现应用落地。

  itc保伦股份张柏龙:AI等技术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丰富的机遇,推动了产业变革和发展。itc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声光电视讯系统集成制造商,正逐步从传统的人力生产模式向智能化、数据化生产模式转变,以提升生产效率。比如itc在安防领域的分布式管理平台采用了FEC丢包恢复技术和国密算法加密,结合AI算法实现了多种智能功能。同时,itc的轨道交通广播系统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广播需求,其自主研发的Z-DT网络音频传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助力多个重要项目的智慧建设。

  此外,人工智能还带来了营销方式的变革,比如利用AI大模型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精准营销现在也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

  主持人:刚才我们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业务角度谈到了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本身在开拓的一些创新应用。今天的嘉宾也都很有代表性,有上游芯片商,有设备集成商、有应用软件开发商、有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家都有各自的定位和业务分工。这两年随着行业的升级转型,很多企业为了去开拓数字化创新业务,陆续对企业定位和业务方向做了新的调整,大家怎么看待这个现象?企业后续会不会也有一些类似的调整?

  泰科张宁:安防系统在很多场所都是标配,也正是基于安防系统的庞大部署量,加之它天然自带的感知和数据采集的功能属性,使得安防系统成为很多企业在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数字化的核心在于数据,安防的价值很大一部分也在于能够帮用户采集到大量数据。数据本身没有太大价值,但是数据如果能够应用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去就成了价值所在。

  富瀚微冯晓光:芯片公司主要靠走量,比如投入一款芯片,从研发到最后流片,整个投入预计上千万,所以我们的诉求肯定是芯片量出。所以我们不会把自己限制在某个行业领域里,比如单一的安防芯片企业或消费电子芯片企业。在安防、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机器视觉领域中,富瀚微扮演的都是一个上游芯片商的角色。

  耐实荆朝刚:虽然我们是传统的安防企业,但我们目前在做的很多业务其实是在安防的基础之上通过AI技术使能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当下行业的应用需求正在从传统的安全防范转向AI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此安防企业也都在尝试在具体的行业领域拓展一些相对定制化的场景解决方案业务。比如耐实针对智慧工厂、智慧校园所做的一些安全监管解决方案。我们的定位是除了安防行业之外,能够通过AI智能分析去给行业领域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上一篇:深度对话 | 泰科在华30年,变革与挑战
下一篇:2024年亚洲门禁控制市场展望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3594006930